您的位置:首页 > 安贷客资讯 > 互联网金融 > 正文

第三方支付牌照半年未批 或催生并购潮(1)

发布于 2015-03-31  快速申请贷款

第三方支付从“诞生”那刻起,便是“钱景”和“险景”并存。事实上,第三方支付企业以“非金融机构”的身份越来越多地参与金融业务,由此可能带来较大风险的市场担忧也在加深。

日前,有消息援引接近央行人士的话称,第三方支付牌照政策收紧,北上广深浙等地已暂停发放,近期或会有具体的政策出台。消息还称,尽管央行并未发布相关文件,但记者从正在申请支付牌照的公司处了解到,“实际上,央行已不再接收申请文件”。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多家上市公司都在进军支付行业,并成立相应的公司申请支付牌照,比如TCL、上海钢联[3.45% 资金 研报]、泸州老窖[-3.00% 资金 研报]等。但基于某些原因,这些公司迟迟拿不到牌照。为了快速合理地进入支付市场,不排除一些企业最终会走上收购的道路。

那么,第三方支付牌照是不是真的暂停发放了?传闻出现的背后,又有哪些因素?一旦市场真的停止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是不是会让一些急切想获得牌照、并进军互联网的传统企业高举收购大旗?

暂停发放牌照?

据央行海口中心支行发布的信息,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的交易支持平台的网络支付模式。

具体的交易和实践过程中,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紧接着,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

2010年9月1日,通过前几年的不断“放风”,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要求第三方支付平台须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即目前市场所称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如此,才能合法让消费者等使用自己的支付平台。

这之后,很多网民熟知的网络支付工具才真正纳入到了市场和法律的监管体系中。截至目前,央行共发放了5批次支付牌照。其中,2011年5月18日,支付宝、银联商务、财付通、快钱、拉卡拉等27家公司获得了首批牌照。仅隔3个月时间后的8月2日,央行又发放了第二批支付牌照,包括得仕卡、畅购卡等13家企业如约获批。

第三批和第四批分别有26家单位和95家单位获得,时间点分别在2013年1月6日和2013年6月27日。这比前两批次发放的间隔时间慢了很多。去年7月15日,央行发布了第五批次19家企业的名单,其中包括了链家地产旗下子公司北京理房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安邦保险控股公司北京帮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

据去年11月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2014中国支付清算与互联网金融论坛上透露的说法,“截至2014年9月末,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共有269家,前三季度共发生支付金额24.1万亿元。”

但从这之后截至到3月26日本报发稿前,官方再未下发新一批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名单。尽管这期间市场有所传言,但媒体从接近央行的消息人士处获悉,“北上广深浙肯定暂停(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了,江苏并不确定。同时,央行并没给出暂停原因。”媒体还称,央行近期或就会有具体的政策出台,“到时候,可以确认是否停发”。

对于上述消息,《国际金融报》记者进行了多方求证。一家要求隐去公司姓名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没有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进行正面回应,只是强调“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结果”。

一位要求隐去姓名的分析师3月25日下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这个消息并不新鲜。早前,在做调查和与业内人士交流时,就听到了这样的说法。”

“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不代表单位。我还是觉得,上述消息很可能是真的。但至于具体哪些城市不再发放,还要看之后的官方信息。”上述分析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市场从不会“空穴来风”。

对此,《国际金融报》记者又查询了近期央行的官方及央行官员最近两周的表态,但几乎没有涉及到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话题,且截至发稿,央行的信息发布中,也没有任何与第三方支付有关的字眼。

为何出现传闻

在上述分析师看来,传闻出现应该在“意料之中”。“因为,就现状看,第三方支付公司近年来不乏出现风险的案例。”他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这次传闻,某种程度上看,或也是相关部门整顿市场的信号之一。”

就近期看,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确出现过风险案例。比如,去年12月,不少消费者就发现,上海畅购公司发行的预付卡—畅购一卡通无法正常支付,导致少则数百、多则上万的资金“被困”。央行上海总部一度称,“上海畅购存在严重经营违规造成资金周转问题。”

这起事件受损失的不止是上海地区用户,由于在宁波、无锡、苏州、杭州等地均有自己的业务,因此,畅购卡的影响范围不小。

“畅购卡这起事件,可能会对相关部门产生影响力。”上述分析师坦言,“一般,监管部门最重视的就是行业风险,一旦风险爆发,受损的除了消费者之外,还可能影响到全行业。”

相关部门并非不重视风险。据报道,分管支付清算的潘功胜曾于去年11月称,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人都很聪明,智商很高,富有创新精神,代表中国金融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但他同时称,“部分业务领域有点凌乱,潜在的风险值得关注。”

“金融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风险性比较高,且其风险在特征上表现为很强的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外溢性和广泛性,一旦经营失败或出现风险,将会波及其他市场主体,甚至会波及整个金融市场,引发金融风险,其影响远远大于一般工商企业。”潘功胜强调。

据悉,早在去年3月下旬,央行就对违规行为进行了处罚。官方信息称,央行79号文下发至各第三方支付机构,“从4月1日起,包括汇付天下、易宝[-17.46%]支付、随行付、富友、卡友、海科融通、盛付通、捷付瑞通在内的8家全国范围内停止接入新商户”。同时,有两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则被要求自查,“分别是广东嘉联和中国银联旗下的银联商务”。

据报道,央行处罚上述8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源于去年年初浙江、福建等省部分持卡人通过向信用卡内存入大额溢缴款,利用预授权完成交易需在预授权金额115%范围内予以付款承兑的业务特性,与部分支持预授权类交易的特约商户勾结,合谋套取发卡银行额外信用额度”。

“简单地解释,就是利用第三方支付工具套现,尤其是信用卡用户。”对此,浙江宁波一家银行上海分行的信贷部张经理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这种方法是利用规则的漏洞,原则上是要严格监管的。”

针对上述8家企业受罚,去年也解释是用“信用卡预授权套现”,即利用了信用卡预授权业务规则中的漏洞进行套现。预授权类业务中规定,冻结金额不能超过预授权交易金额的115%。“也就是说,不管持卡人初始信用卡额度有多少,持卡人在信用卡中存入一笔溢缴款,就能通过"预授权"功能额外套现溢缴款的15%。”称,“比如存入100万元,可供消费115万元,即额外套出15万元。”


本文固定连接:http://www.andaike.com/news/35990.html

本文标签: 第三方支付牌照 第三方支付 牌照 第三方支付企业

我要贷款

贷款城市:

贷款金额:

快速贷款 城市:北京  上海  重庆  成都  >更多 类型:消费贷  汽车贷款  房产贷款  企业贷 金额:5万  10万  20万  30万  50万  100万 热门:快速申请贷款  信用贷款  公务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