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安贷客资讯 > 互联网金融 > 正文

第三方支付牌照半年未批 或催生并购潮(2)

发布于 2015-03-31  快速申请贷款

行业“良莠不齐”

前述第三方支付公司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现在200多家公司获得牌照后,行业是“良莠不齐”的。

张经理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除了套现、公司自身风险,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盈利也很微薄,“这可能形成恶性循环,为了增厚利润,去做一些处于灰色地带的事,进而,又产生风险,甚至是公司经营上的困难”。

她进一步解释,所谓“恶性循环”,最大的问题就是建自己的资金池,用这部分资金来运营其他项目。“虽然市场中或许还没有出现,但确实存在空间。”张经理说,这值得监管部门思考。

就盈利看,海通证券[0.21% 资金 研报]的一份研报显示,“第三方支付”的盈利模式主要来源于4部分:收单手续费、备份金利息、预付卡和平台建立带来潜在收益。

海通证券称,其中,收单业务按交易量的0.08%-0.22%收取手续费;预付卡作为一种辅助性货币,提前锁定未来收入,消费者获得一定返利;存在第三方公司的备付金能获取利息收入;平台公司初期以盈利为目的,其注重客户积累、客户需求、客户黏性等指标,目的就是实现平台潜在价值的提升。

“但现状是,市场的同质化竞争太多。比如,光收单业务,企业间的竞争就很激烈。”上述分析师坦言,“这就造成了企业的盈利微薄。”

媒体也曾分析,目前收单机构越来越多,且“721”的分配格局使得发卡行拿走收单业务的大部分利润,收单机构竞争激烈,“再加上传统收单运营成本比较高,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传统收单业务利润比较低甚至亏损”。所谓“721”,即刷卡手续费按发卡银行、收单机构、银联7∶2∶1的比例分成。

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技术总监岳宏宇还曾对媒体称,传统收单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手续费收入。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商户之间有手续费率,且与银行之间也有标准续率,两者差额就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收入”。

亟待加强监管

尽管存在风险及良莠不齐等问题,但前述第三方支付公司认为,现在支付行业不是更加严格了,是更加完善了,“总的来说,是行业规则变得更加细致和完善”。

这家公司还认为,中国支付行业走过野蛮生长的阶段,“真正沉下心来的公司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回归了理性”。

“但风险,仍不得不进行防范。在我看来,出现了停止发放牌照的传言,可以关注下相关部门的下一步动向。或许,从中能找到一些监管上的信息。”张经理称。

据报道,央行曾提到,央行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等,对非金融支付机构从事支付业务,包括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客户资金的存放、管理、使用,都有明确规定,“其中,特别强调,不得挪用客户备付金是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一条“红线”,支付机构必须严格遵守”。

潘功胜去年11月的讲话同样可以看出一些思路。

“监管规则和监管框架的设计上,坚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冷静观察新的金融业态,要在明确底线的基础上,为行业发展预留一定空间。”潘功胜说,“要在对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的业务模式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法律关系和风险实质,分类进行强度不等的监管。同时,要注重监管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在行业发展的同时逐渐总结经验,对监管政策进行评估、调整和完善。”

潘功胜称,要坚持监管规则的公平性,加强监管协同,防止监管套利,“不论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企业,只要做相同的业务,监管的政策取向、业务规则和标准就应大体一致,不应对不同市场主体的监管标准宽严不一,引发监管套利。从业机构将线下业务搬到线上的,要在当前金融监管框架内,按现有的金融监管规则进行监管”。同时,发挥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加强协同监管,形成监管合力。

还有观点称,应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让整个第三方支付不仅是对门槛进行管理,还要让整个支付过程、支付功能、安全可靠性达到一定标准。

或催生并购潮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上述传闻,一些想要快速获取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可能会比较急。

“据我所知,一些大企业有点急迫,尤其是这么长时间不发牌照后。”上述分析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因为,在他们看来,第三方支付市场还是一块“蛋糕”,并是公司互联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或许意味着,一旦传闻成真,市场中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并购,尤其是相对小的公司的收购,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主流。”该分析师认为。

据了解,光A股上市公司中,有意支付牌照的就包括TCL、上海钢银、泸州老窖等公司。不止如此,万达集团此前已与快钱签署战略投资协议,顺利拿下了第三方支付牌照。稍早前,深交所上市公司捷顺科技[4.15% 资金 研报]发布公告称,将以自有资金现金收购高登投资集团合计持有的深圳市兄弟高登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据悉,高登科技主营业务涵盖通用型预付费卡的发行与受理、会员卡管理、积分兑换等金融综合解决方案。

媒体还发现,支付企业间的“大鱼吃小鱼”也在上演。比如,杉德2014年底发布公告称,“旗下杉德巍康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以2.1亿元资金收购澳大利亚企业Oncard原持有的发卡企业上海斯玛特企业服务有限公司50%的股份。”

“如果说之前的京东收购网银在线,平安收购壹卡会和上海捷银属于行业内小范围整合的话,那么近几个月出现的万达收购快钱,海印股份[0.24% 资金 研报]控股商联支付及华控赛格入股成都支付通当属行业并购大潮的开始。”讯联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裴一鸣近日撰文称,目前市场上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需求挺高涨,且真正拥有这些牌照的大部分企业目前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一些没有背景没有靠山的企业”。

裴一鸣还称,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给整个产业带来了突破口,“手握真实交易数据、资金流水及商户资源的支付机构在击穿瓶颈的时候定不会将这些资源搁置在那,不论是自行利用起来还是转嫁到其他企业中利用起来都将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新的监管环境之下,整个第三方支付的这种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会越来越加强。”经济之声认为,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稀缺性,及支付行业的不断成熟,竞争服务差异化越来越强,有两个业务可能是未来市场追逐的对象,“一个是移动支付的领域,还有一个就是跨境支付,毕竟,8亿多手机用户带来的市场让很多人垂涎欲滴”。

分析人士认为,就未来看,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潜力还在,尤其是移动支付领域。易观智库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互联网产业核心数据盘点报告显示,2014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77660亿元,继2013年环比增长率达到800%的爆发式增长后,再度迎来近500%的环比增长,“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艾瑞咨询的数据是,在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即使2013年和2014年两年爆发式增长,但仍预计2018年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有望达到18万亿元”。

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易观智库此前则建议,第三方支付公司最大的优势和资产就是客户数据,凭借客户交易记录、经营情况、资金流向等,并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分析系统将用户信用数据化、数据资产化,支付公司已经形成了自身体系内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交易数据闭环。

“在掌握了用户、商户和企业的数据后,支付公司就开始挖掘支付核心优势的价值,发展与之相关的精准营销、余额理财、金融的信贷风控和供应链金融等增值业务。”易观智库建议。(国际金融报)

本文固定连接:http://www.andaike.com/news/35989.html

本文标签: 第三方支付公司 海通证券

我要贷款

贷款城市:

贷款金额:

快速贷款 城市:北京  上海  重庆  成都  >更多 类型:消费贷  汽车贷款  房产贷款  企业贷 金额:5万  10万  20万  30万  50万  100万 热门:快速申请贷款  信用贷款  公务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