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安贷客资讯 > 互联网金融 > 正文

媒体:监管层将研究制定万能险产品的经营门槛(1)

发布于 2017-02-14  快速申请贷款

保险公司战略部门人士认为,“拐点论”是否成立需要衡量多方因素,不能因为业务结构调整、增速放缓而做出结论,寿险业发展向好趋势并未改变,调整和转型将为稳健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严”字当头,已成保险业共识。正因如此,在保监会一系列新规之后,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呈现哪些特点,面临哪些压力,是否意味着寿险业拐点将至?“后万能险”时代,寿险业如何转型?颇多问题值得探究。

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传统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产品活跃,万能型产品数量、规模和结算利率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调,产品和交费期限延长,中短存续期产品得到严控,保险公司正在根据监管新规全面进行产品的切换。

尽管如此,变通手段依然存在,如在销售“主账户+附加账户”保险产品的过程中,给予附加账户更多便利;还有一些普通型保险产品在设计上满足相对短期可以零手续费用退保,并且给予一定收益等。不过,这些变通手段的操作空间有限,公司方面并不敢肆意妄为,并且保监会还有计划针对中短存续期和万能险产品出台更为严格的监管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回归“保险业姓保”的过程中,一些中短存续期产品新增保费不足而退保及到期给付的量均较高,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压力将是贯穿寿险业2017年全年的重要课题,需要及时有效防控。

整体而言,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注定是寿险业调整和转型的一年,不同类型的保险公司、保险产品、业务结构等都将发生明显分化,但是寿险业发展向好的势头不会有大的改变。

产品系列全面切换

在保监会一系列新规之后,保险公司无论是主动转型还是被动调整,“保险业姓保”似乎已经成为唯一的选择,保险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均需遵循一定之规。

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保险产品的形态上,传统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产品活跃,万能险产品减少。例如,当下的“开门红”以长期储蓄型产品为主,包括平安人寿的赢越人生年金保险(分红型)、太平洋人寿的东方红年金保险(分红型)、太平人寿的卓越臻享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等。

沪上某保险公司精算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市场上长期储蓄型产品以分红年金为主,客户在享有保证利率的前提下,还能分享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参与分红险的盈余分配,所以对这类产品认可程度较高。从保险公司实际营运经验看,上述主力分红年金险的保单继续率都在90%以上。”

与此同时,依然在市场上销售的万能险产品结算利率则下降明显。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部分保险公司公布的开年首月万能险产品结算利率中,近8成产品的结算利率处于4%-5%区间,甚至一些产品结算利率不足3%,最低结算利率仅为2.5%,而这与曾经高达8%-9%的境况形成鲜明对比。

“一方面,利率下行、资本市场波动,保险公司投资压力增加,而结算利率居高不下会增加负债成本;另一方面,保监会频出狠招、猛招,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的趋势已经形成。在现实情况和监管要求的双重作用力下,保险公司普遍下调万能险产品结算利率,预计还会缓慢回落。”上述精算负责人分析称。

不仅如此,保险公司根据一系列新规中对保险产品期限、保额和现金价值等要求,主动调整或下架了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如富德生命人寿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的销售截止时间进行明确要求,而工农中建交等银行也已通知客户不再销售一些曾经的爆款产品。

除上述情况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保险公司正在根据一系列新规中的要求全面进行产品切换,一些稳健型保险公司只需微调,另一些进取型保险公司则必须改头换面,万能险、中短存续期产品数量势必进一步缩减。

如德华安顾人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德华安顾人寿在产品和销售方面一直以保障型产品为主。保监会系列新规出台后,严格按照监管规定对产品体系进行了升级与创新。如开发了长期护理保险、老年防癌险等一系列满足客户需求的健康保险产品和管理服务,开发了‘安享人生重大疾病保险’等更多风险保障类产品,探索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产品。”

而另一颇为有趣的细节是,一些此前不久从传统型保险公司跳槽加入进取型保险公司的营销、银代人员纷纷寻求回归。“一些进取型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正在缩减,还有一些则因受到处罚干脆处于暂无新产品可卖的境遇,赚取快钱已经无法长久,所以离职的业务人员有些后悔。”一位大型寿险公司东南地区业务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腾挪空间有限

虽然上述成效显著,但是个别变通手段依然存在。某寿险公司精算部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保监会一系列新规立竿见影,‘保险业姓保’大势所趋,但是确有一些保险公司仍然在有限的空间内上下求索,其实也是万般无奈之举。这些保险公司面对大笔退保或到期给付的现金流压力,单靠传统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产品难以从容应对,所以寻求一些过渡的缓冲手段,降低自身经营风险。”

具体而言,如在销售“以附促主”的保险产品过程中,给予附加账户更多便利。“这种形式的保险产品本身没有问题,发展期交、终身产品,结合万能附加险,为客户提供死亡、重疾、意外等一揽子风险保障服务,并且提供长期稳健的资产保值增值功能,但是个别保险公司给予附加账户较高结算利率,资金配比主要集中在附加账户,而且附加账户可以随时退保。”上述寿险公司精算部门人士说道。

与此同时,市场上还有一些普通型保险产品,在设计上满足相对短期零手续费退保,并且给予一定收益。这类产品的期限分为5年、10年、20年甚至终身不等;缴费方式既有期交,也有趸交;根据期限长短相应的可以满1年、2年、3年、4年、5年零手续费退保;客户退保获得的年度收益分别为3.5%、4%左右。

不过,一位中小保险公司高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种保险产品形态确实存在,但是比万能险产品约束更大。一方面,保监会明确规定传统险定价利率超过3.5%需要审批,如果是年金形态,其备案产品的定价利率上限则为4.025%,超过这一利率则需要审批;另一方面,保监会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的界定条件中包括‘预期产品60%以上的保单存续时间不满5年的人身保险产品’,无论是利率还是退保时间都难以腾挪。”

该高管坦言:“其实,保险公司可以操作的空间有限,无非是缩减中短存续期产品规模、拉长产品和零手续费用退保期限,既符合监管规定,又满足客户对短期产品的需求,在规模稳定中回归保障,而一些进取型保险公司由于受到监管处罚更是处于暂无新产品可卖的境遇。需要注意的是,万能险产品绝非一无是处,关键在于产品的特点和负债属性,需要根据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发展策略。”

本文固定连接:http://www.andaike.com/news/62052.html

我要贷款

贷款城市:

贷款金额:

快速贷款 城市:北京  上海  重庆  成都  >更多 类型:消费贷  汽车贷款  房产贷款  企业贷 金额:5万  10万  20万  30万  50万  100万 热门:快速申请贷款  信用贷款  公务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