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安贷客资讯 > 互联网金融 > 正文

刚性兑付不破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难畅行

发布于 2014-10-21  快速申请贷款

    自9月30日监管层公布房贷新政后,市场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的呼声日渐高涨。

  根据最新消息,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已经跃跃欲试,正就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展开内部调研。但其他银行反应平平,广发银行和平安银行等表示,暂时还未对MBS开展深入研究,工、农、中、建四大行对此也热情不高。

  事实上,MBS并非新鲜事。早在2005年,中国建设银行即作为试点,发行了国内首单MBS,两年后建行再次发行一单MBS。然而此后,MBS连续沉寂七年。直到今年7月22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 “邮元2014年第一期个人住房贷款支持证券化产品”,总规模为68.14亿元。但从7月份邮储MBS的招标结果来看,市场对其热情也并不高。

  这与美国MBS市场的火热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银行及储蓄机构,利用其贷出的住房抵押贷款推出了MBS产品。在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MBS余额从1980年的111亿美元大幅增长,2007年时已经高达9.3万亿美元,极大地促进了美国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参照美国的实践路径,不乏专家认为,MBS对解决中国住房贷款的沉淀资金问题大有裨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截至2014年6月底,房地产贷款余额达16.1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个人购房贷款余额10.74万亿元。这笔体量庞大的沉积资产限制了银行放贷规模,推高了房贷成本。如果中国启动MBS,这笔10多万亿元的沉淀资产将进入房贷渠道,大大拓宽了房贷资金来源。

  那么,早已起步、但始终未形成气候的MBS为何始终叫好不叫座呢?

  从银行的角度而言,MBS对资产包质量要求较高,抵押权批量变更手续较为复杂。这迫使银行在贡献出优质个贷资产的同时,承受更大的工作量。因此,银行大规模发行该类产品的动力不足。再加上MBS产品的周期较长,动辄10年以上,对银行实现短期内盘活资产的目标助力有限。

  从投资者的角度而言,MBS产品的流动性不足,这使得其魅力褪色。目前,MBS产品的主要购买方尚未确定,购买后如何转手等问题均未明确。很多投资方担忧,自己将被迫成为MBS产品的最终接棒人,这大大推高了该产品的资金占用成本。

  但是,究其根本,真正掣肘MBS产品规模化发展的原因是,与市场上周转期限灵活、收益率较高的各类理财产品相比,MBS周期较长、收益偏低。

  目前,5年以上商业贷款为基础资产的收益率为6.5%,扣除管理费用,提供给投资者的收益更为有限。与此同时,一年期无风险收益率达到5.27%的理财产品、9%的信托产品充斥市场。在目前刚性兑付尚未实质性打破的特殊情况下,MBS资产缺乏吸引力。

  让问题陷入僵局的症结在于,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并不愿意打破刚性兑付。他们担心,一旦债务违约风险蔓延,市场对理财、信托产品的信心锐减,经济增长速度或将受到严重拖累,地方政府难逃其咎。在目前稳增长的首要目标下,各地都不愿意成为推倒中国债务“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骨牌”。

  从ST超日的重整计划草案即可看出,监管部门仍在力保公开发行债券刚性兑付的底线。根据ST超日10月7日公告,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上海久阳投资管理中心将为“11超日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11超日债”本息或将全额受偿。因此,由国家级资产管理公司“兜底”的超日债有望避免实质性违约。

  因此,在稳增长与打破刚性兑付的二难选择下,监管层想要推进MBS规模化发展,仅仅依靠“9·30房贷新政”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监管层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防患于未然,为MBS创造健康发展的环境,例如,加强对购房者的资格审查,以防范房地产金融泡沫风险;其次,按照审慎性原则,加强对银行的监督和管理;最后,必须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让市场规律指引金融市场发展等。

  只有逐步实现中国金融业的规范化、市场化经营后,市场才能跳出政府“兜底”的旧思维模式,刚性兑付的死结才有望打破,MBS产品竞争力较低的根本性问题也才能有望解决。

  由此看来,MBS产品的规模化发展仍任重道远。(金融时报)

本文固定连接:http://www.andaike.com/news/29153.html

本文标签: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MBS 房贷新政 交通银行 招商银行

我要贷款

贷款城市:

贷款金额:

快速贷款 城市:北京  上海  重庆  成都  >更多 类型:消费贷  汽车贷款  房产贷款  企业贷 金额:5万  10万  20万  30万  50万  100万 热门:快速申请贷款  信用贷款  公务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