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安贷客资讯 > 互联网金融 > 正文

公益小贷转型路坎坷:融资端难题待解

发布于 2014-09-03  快速申请贷款

    在小额贷款规模迅速膨胀的过程中,处于金融供应链最底端的公益小贷一直声势微弱。事实上,这个并不被重视的群体在承担着贯通经济毛细血管的同时,正面临着转型之坎。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394家,同比增长18.46%;贷款余额8811亿元,同比增长25.10%。身处其中的公益小贷则因为“公益”的名头,面临着诸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公益≠不盈利

  “8000多家小贷公司从数字来看可以说是风起云涌,与此相反,传统公益小贷却呈现萎缩之势。”宁夏惠民小贷董事长龙治普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感叹。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1993年在河北易县成立了第一家小额信贷机构,拉开了中国小额信贷扶贫的序幕。中和农信表示,20年后的今天,小额信贷的扶贫作用已经被政府和公众认可,但是最早试水小额信贷的这些机构却处境艰难,问题重重。

  今年4月初,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广农村小额信贷。5个月过去后,作为农村小额贷款“主力”的公益小贷机构仍然面临多方挑战和困境。

  据中和农信总经理刘冬文分析:“如果商业模式不可持续,靠捐赠和补贴是很难发展的。从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来看,做小额信贷的人都没有否认把小额信贷当成生意或经营行为来做,如果简单把它当成慈善和一般的扶贫项目来做,很难做起来。”

  刘冬文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其实盈利性和公益小贷并不冲突,用商业化的方式运作和用NGO的方式运作收效肯定是不一样的。”困扰多家公益小贷机构首当其冲的是身份定位难题。

  龙治普称:“从本质上讲,小额信贷是通过一种制度设计来保证信贷产品到达优势人群。现在面临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两种,一是政府方面说贷款利率太高了,老百姓没法接受;另外一方则是同业,说贷款利率太低了,不符合小额信贷的设计原理。”

  尽管众多机构以社会团体或是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册,解决了机构自身的合法性问题,但在解决信贷业务合法开展方面,却无法突破。转型为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或是农村资金互助社是解决其机构准入以及身份问题的可行道路,但实际操作层面面临诸多困境。

  融资端断流

  事实上,公益小贷已成为金融扶贫的重要支柱。以宁夏为例,目前其金融扶贫工作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扶贫办操作的互助资金;二是通过互助资金和银行捆绑的一个千村信贷;三是妇女的小额担保贷款;四是以公益小贷为代表的小额贷款模式。

  除了身份定位难题外,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公益小贷普遍面临的是融资端难题。这也是目前多家公益小贷公司转型来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机构规模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机构筹资能力有限,如果出点什么情况或更大的拖欠,我们的效益会受到影响。”赤峰昭乌达妇女可持续发展协会秘书长霍桂林曾公开表示。

  另据龙治普介绍:“从2008年12月份,我们通过NGO组织,一些社会企业、员工参股,组建了我们的小贷公司(惠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当时的注册资金是1300万,通过不到6年的发展,现在的资产余额总额是2.3亿,贷款余额接近1.9亿,客户是9000多客户,接近1万客户。但规模扩大后,我们面临的资金问题也就越大。”

  根据国家开发银行宁夏分行相关负责人的介绍:“截至到今年6月底,累计发放惠民扶贫微贷款3.1亿元,贷款余额1.14亿元,户均贷款2万元,违约率为零。与宁夏惠民小贷公司的合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统贷阶段。以批发的方式向一级合作机构,也就是盐池国资公司发放贷款,县国资公司与次级合作机构,也就是县小额信贷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小额信贷中心按照协议,通过信贷村组向农村贫困妇女发放微贷;第二个阶段是有担保的直贷阶段;第三个阶段则是依托产业扶贫的微贷款阶段。

  由此亦可一览公益小贷机构和国开行合作的批量贷款操作模式。不过,仅靠国开行的批量贷款,难以满足公益小贷机构可持续发展、扩张的需要。龙治普称:“下一步还会考虑引进战略投资者等能开发源头的一系列工作,不过最终愿望还是转型为村镇银行。”(一财网)

本文固定连接:http://www.andaike.com/news/27213.html

本文标签: 小额贷款规模 公益小贷 小额贷款公司 小额信贷 第一财经日报 一财网

我要贷款

贷款城市:

贷款金额:

快速贷款 城市:北京  上海  重庆  成都  >更多 类型:消费贷  汽车贷款  房产贷款  企业贷 金额:5万  10万  20万  30万  50万  100万 热门:快速申请贷款  信用贷款  公务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