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安贷客资讯 > 互联网金融 > 正文

告别“成长的烦恼” 银行理财迎来资管新时代

发布于 2014-07-07  快速申请贷款

    于去年正式落地的银行资产管理计划无疑是近年来银行理财市场的最大看点。十年时间,在银行理财市场迅速崛起的同时,也遭遇了诸如信息不透明和刚性兑付问题等“成长的烦恼”。自银行资管计划推出之后,被业界认为具有替代非标债、消化银行体系内风险、助力理财产品透明化、退出刚性兑付的重要意义。如今,过去银行理财业务爆发式增长所依赖的制度红利已经基本释放完毕,且在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环境下,向资产管理转型成为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打破对传统利差的依赖、向全能型银行转变的重要方向。

  拐点

  去年10月中旬,首批以股份制银行为主的多家银行获得理财资产管理业务试点资格,试点发行债权直接融资工具、银行资产管理计划,成为银行理财业务向资管转型的重要契机。

  从首批百亿元资管计划的资产配置来看,大约25%投向债券直接融资工具,而此类投资正是针对非标资产形成的替代,监管也有意指导优先投向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和产业;另有40%左右投向债券资产,其余配置货币市场工具和同业存款等,整体风险较低。明显区别于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的是,银行资产管理计划是银行作为管理人发起设立,按照与客户约定的方式和投资范围等对客户委托的资金进行投资、运作、管理的特殊目的载体。资产管理计划资金是独立于管理人和托管人的固有资金,独立开户,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通过资产管理计划,银行可将信贷资产或其他资产转化为债券直接融资工具,后者可通过公允价值进行市场交易,具备了流动性,同时可以将银行非标准化贷款转化为标准化投资工具。

  自银行资管计划落地至今,股份制银行理财业务向资管转型趋势明显,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资管计划已成为银行理财资金配置的新增重点方向。据平安银行披露,2013年该行通过拓展理财产品投资品种,注重产品创新,发展代理类业务,增加诸如理财管理计划、QDII基金专户资产管理计划、券商资产管理计划等产品,进行产品的多元化布局,逐步实现理财业务从“现金管理型”向“资产管理型”的转变。兴业银行同样披露,该行2013年继续推进资产管理业务经营变革,理财业务在现有业务模式的基础上,加大对债券等标准化资产、股权投资等权益类资产以及结构化创新资产的投资比例,资产管理业务规模稳健增长。

  另外,近日有业内消息称,资管计划试点有望向城商行继续扩容。目前,包括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徽商银行等城商行,已向当地银监局上报或正在上报试点方案。

  风险

  银行资管计划令理财产品“去通道化”步伐向前迈出一大步。银行理财一直为外界所诟病的信息公示不透明、银行资金池以短博长、期限错配等问题能够通过银行资产管理计划这一创新型工具得以解决,让投资者近距离接触所投产品的净值波动,通过透明的信息传导使投资者承担相应的投资收益波动风险,银行不用再为这类资管计划提供普通银行理财的“暗保”,让现在越积越大的风险泡沫逐渐缩小。

  “银行由此将彻底摆脱刚性兑付的风险,并由此回归代客理财的本质。而投资者在拥有自由申购、赎回权的情况下,将最终回归理财产品的风险承担者的角色。”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将面临愈加严峻的流动性风险,这便要求银行需具备更高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区别于传统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资产管理业务流动性管理要求更加准确的市场预测,包括对政策风险、客户偏好、销售业绩和同业竞争等信息的全面把握和分析预测,同时及时调整投融资策略。对此,专家提出,由于大数据挖掘采用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技术,符合资产管理业务流动性管理的多样需求,因此,在资产管理业务中,流动性管理可以说是大数据理念最为简单易行的实践。

  “阿里金融使用大数据分析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实践为业内提供很好的借鉴,理财业务也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平台,发挥数据优势,开发建立在全行信息平台基础上的流动性管理系统,提高监测和预警准确性,进一步提升流动性管理水平。”上述人士表示。

  创新

  向资产管理转型已是银行理财业务未来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然而,当前传统银行理财产品依然占主导地位,银行资管业务仍处在前期试点阶段,规模及推进的力度都有待观察。业内专家认为,银行资管产品替代理财产品虽是长期趋势,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商业银行首先明确自身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方向也因此变得更为重要。

  “回归本源”无疑是商业银行未来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根本。业内人士认为,“影子银行”已经到了必须走向阳光的阶段,银行不能再通过信贷扩张的方式来做理财,而用市场化的投资理念来做资产管理则是必然趋势。在现阶段,银行必须逐步减少对非标资产的依赖。在产品创新上,要加快从预期收益型产品向净值型或所谓的“业绩基准+分成”模式等市场化定价模式转型,真正打破“刚性兑付”和“存款性”理财产品的定位。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信息化银行的推进和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资产管理业务若没有创新,便无法生存。业内人士表示,在大数据时代,银行发展资产管理业务需要的是全面创新,包括产品创新、销售管理创新、投融资方式创新、金融数据挖掘方法的创新以及后台理财业务流动性风险管理、投融资信用风险管理等涵盖资产管理业务前中后台各个方面的创新。(金融时报)

本文固定连接:http://www.andaike.com/news/24276.html

本文标签: 刚性兑付问题 资管新时代 标准化资产 股权投资 普益财富 金融数据挖掘方法 金融数据挖掘

我要贷款

贷款城市:

贷款金额:

快速贷款 城市:北京  上海  重庆  成都  >更多 类型:消费贷  汽车贷款  房产贷款  企业贷 金额:5万  10万  20万  30万  50万  100万 热门:快速申请贷款  信用贷款  公务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