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安贷客资讯 > 消费贷款 > 正文

高利贷的 “软硬”界限 民间“高利贷”合法?

发布于 2017-04-27  快速申请贷款

时下,有关高利贷的话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什么是高利贷?在现行法律框架下,高利贷的界限在哪里?这些问题在民间莫衷一是。

通常的观点认为,借贷的利率只要超过或者变相超过国家规定的利率,即构成高利贷。那么按照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实际上存在着软硬界限,即24%和36%。

民间借贷规模逐步扩大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一度垄断所有的资金融通行为,任何非公金融机构皆为非法,包括高利贷在内的民间借贷在一段时间内表面上几乎销声匿迹。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及其融资需求的增大,高利贷在民营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福建、广东、江苏等地再次兴起。

由于民营企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处于不同的风险阶段而产生了实际的融资需求。据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估算,2003年全国民间借贷总规模达7405亿~8164亿元。随后,民间借贷规模继续扩张。根据西南财经大学公布的报告,在2013年,全国民间借贷的规模已经高达5万亿元,高息借贷的资金规模超过7500亿元,年利率平均为36.2%,约有166万户家庭对外高息放贷,户均借出款约为45万元。

随着民间借贷规模不断扩大,借贷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大致包括民营银行、小额贷款、第三方理财、民间借贷连锁、担保、金融集团、民资管理公司、民间借贷登记中心等。从借贷工具上看,因为网络的日益普及,P2P网贷平台也较为常见。

什么是“高利贷”?

究竟什么才是“高利贷”?

首先有一个时间的界限。

在2015年之前,根据最高法院1991年的司法解释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2015年,最高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规定》)。《规定》明确: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对于上述《规定》出台的目的,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杜万华介绍说,民间借贷的发展直接导致大量纠纷成讼。最高院研究认为,应当回应广大中小微企业对阳光融资和正当投资的渴求;回应金融市场化改革对形势发展和司法工作的要求。

杜万华表示,利率的规制是民间借贷的核心问题。他进一步解释说,《规定》有关民间借贷利率和利息的内容主要包括,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借款人有权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对于利息处于24%~36%的这一部分,法院不保护,但当事人愿意自动履行,法院也不反对。

通常的观点认为,借贷的利率只要超过或者变相超过国家规定的利率,即构成高利贷。那么按照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实际上存在着软硬界限,即24%和36%。

除了高额的利息,高利贷最为人知的特征便是先期扣除利率部分。此外利滚利的复息计算方式也是高利贷的主要特征之一。当然,这些方式都是法律禁止的,但放贷者往往在合同条款上予以规避,从而造成司法审判中的举证困难。

高利贷危机爆发的成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认为,如果从城市和农村的居住功能来区分,引发民间“高利贷”的原因大致有两种:“城市居民向银行借贷的高门槛”和“农村金融机构的不完善”,最终使得借贷者“铤而走险”。

然而,民间借贷的危机更多地来自于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

“问题在于,企业的借贷规模远远大于个人借贷。”该学者指出,2003年,国家统计局曾对2434家民营企业融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近4%民企的部分流动资金来自高利贷。其中有近1%企业流动资金中25%以上是靠高利贷筹措。

另外,由于多数民营企业缺乏足够的信用,金融机构不敢贸然与民营企业合作,一些中小微企业只能通过高利贷来短期周转。加之这些企业处于起步或成长阶段,收益具有不确定性,难以符合正规金融机构的审贷标准。媒体报道称,2004年一项在温州开展的调查显示,当地68.4%的中小民企没有合格的抵押资产,36.8%的民企资信状况不符合银行要求。

“高利贷”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民间融资,但对于民营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有学者认为,如果民营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畸高,超过实体经济所能创造的利润,就会导致民营实体经济“空心化”。

不仅如此,由民间“高利贷”发展衍生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行为中,引发并寄生着诸如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经营、非法拘禁等违法犯罪行为,甚至还会引发黑社会性质的犯罪。

此外,一些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资金从正规金融体系转到民间的“高利贷”体系中,也威胁到了国家的金融安全。

民间“高利贷”合法?

由于“高利贷”严重扰乱金融秩序,伤害实体经济,因此一直是我国监管部门重点打击的对象之一。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界定,民间借贷属于民事行为,同时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约束和保护。

因此,根据《合同法》第21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行为并不属于刑法调整的范围。如《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中的“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是否包括高利贷?对此,最高院目前并没有作出明确解释。

至于民间高利贷的借贷行为是否可用刑事罪名予以打击,也在司法界存有不少争议。

2011年,四川省泸州的何有仁一案是全国第一起因民间个人借贷债权人获非法经营罪的案件。在该案中,其用个人资金放高利贷,被泸州中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6个月,并处没收财产500万元,追缴违法所得300余万元。因为《刑法》并未直接设置“高利贷罪”,此案曾引发巨大争议。

为了打击高利贷活动,中国人民银行在2002年1月31日下发《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而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引入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高利转贷罪”和“集资诈骗罪”等罪名加以打击。

学者认为,上述这些制度性规定在司法界被长期遵守,一定程度上对于维护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至于“企业相互借贷”行为,只是最近才纳入司法保护的范畴。根据2015年最高院发布的《规定》第11条,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除存在合同法第52条、本规定第14条规定的情形外,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意味着企业之间为了生产经营需要而相互拆借资金,自此有了司法保护。

规范民间借贷的出路

目前,我国在民间资本运行方面并不是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制,应该说既有明确的刑事法律制裁机制,又有相应的民事法律约束机制。但是,关于民间资本运行的出路,则缺乏健全的法律机制。

国务院曾在2005年2月19日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旧36条”),2009年9月19日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国29条”),2010年5月7日再次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新36条”),上述3个重要文件对民间资本的出路规定了较为明确的去向和政策鼓励。

但不少专家指出,上述这些政策措施并没有立法的确认和保障,致使民间资本的流动缺乏更加畅通的合法渠道。

因此,专家建议有关部门重视和加快有关民间资本运行的立法进程,建立健全系统的民间资本运行的法律保障机制,同时加强民间资本运行监督的立法。至于因为生活困难和重大疾病等非生产性领域的高利贷行为,专家也认为,还应采取加强社会保障力度等措施。(第一财经日报)

本文固定连接:http://www.andaike.com/news/65480.html

我要贷款

贷款城市:

贷款金额:

快速贷款 城市:北京  上海  重庆  成都  >更多 类型:消费贷  汽车贷款  房产贷款  企业贷 金额:5万  10万  20万  30万  50万  100万 热门:快速申请贷款  信用贷款  公务员贷款